首页>志愿者中心

《天哥问案》第十集——让保护古村落进入“法治模式”

日期:2021-11-18 17:39:34 点击:86754次 来源:本站

摘要: 厌倦了城市的拥挤和喧嚣,人人都热衷拥抱自然,向往田园风光。那些有着虬树老屋、扁舟古渡、水秀山青、原汁原味的传统古村落便成了人们争相游览观光的好去处。然而,热衷“打卡”的人们,纵情阡陌纵横、粉墙黛瓦、青苔石板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古老村落或许正在被“旅游热、开发热”过度炙烤,伤痕累累。近日,学习强国、人民

厌倦了城市的拥挤和喧嚣,人人都热衷拥抱自然,向往田园风光。那些有着虬树老屋、扁舟古渡、水秀山青、原汁原味的传统古村落便成了人们争相游览观光的好去处。然而,热衷“打卡”的人们,纵情阡陌纵横、粉墙黛瓦、青苔石板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古老村落或许正在被“旅游热、开发热”过度炙烤,伤痕累累。近日,学习强国、人民视频播出《天哥问案》第十集,就讲述了古村落环境保护这个严肃的话题。

发展不是借口 保护才是责任

在《天哥问案》中,为我们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传统村落为目的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贵州省榕江县检察机关以“怠于履行保护责任”为由将当地的荡侗寨和归柳侗寨地方政府告上法庭。这虽然是一个典型案例,却是古村落保护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地方政府常常以发展为由,私搭乱建、毁坏古建筑、破坏生态环境。这些做法都在慢慢消蚀着这些遗留了千百年的文明印记。

在《天哥问案》中,一组数据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截止到2021年,全国有6819个传统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但是,另外一组数据可能就会让人“触目惊心”,据2017年中国古村镇大会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5年,传统古村落锐减近92万个,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挖掘传统文化,打造美丽古村落在全国上下掀起热潮,但是不要忘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保护是先祖遗留给我们的责任,在发展中保护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文明游客 共同守护人类文明“活化石”

传统古村落作为农耕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元,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观念、习俗、社会与家庭等多元乡土文化的结晶,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随着古村落乡村游的热潮,现代人群涌入这些沉寂了多年的古村寨,如何做一名文明的游客是古村落乡村游的第一课:

1、入乡即要随俗

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样本,保留了原始的生态、完美的自成体系的建筑风格以及与生活交融的文化习俗,因此游客的到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入乡随俗”,以敬畏之心与历史对话,不要惊扰了沿袭了千百年的民俗生态。

2、守护一方净土

据了解,截止到2020年,我国已经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随着乡村游的人群不断扩大,现代生活垃圾污染也逐渐成为古村落要面临的最大难题,对于每一位游客,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落实生态文明责任,不仅要深入内心,更要付诸实践,以身体力行之举,尽守护净土之责。

3、留住历史的原貌

古村落就像一座座民居民俗博物馆,所有的建筑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遗产价值,木雕、石雕、砖雕、楹联宗祠等,都蕴含着先祖敬畏自然护佑生命的智慧,它们见证了历史变迁,见证了子孙延绵。因此,保护古村落建筑不仅是每一个游客都需恪守的原则,也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责任,提高对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意识,避免任何一个原生态聚落空间发生消亡。

4、存文化之根 留民族之魂

古村落,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藏,这里居住着一代又一代守望的人们,他们用传承点亮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之光。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携手保护中国传统古村落,保存中华文化之根,留住中华民族之魂!

播出平台:

①学习强国APP

②人民视频APP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

责任编辑:曹鹄飞

(原标题:《天哥问案》第十集——让保护古村落进入“法治模式”)


分享按钮